綜合討論
瀏覽 : 1843
分享

[分享] 高通慘了:在老家(美國)也被反壟斷

一般用戶

等級6

資深大大

陳誠誼2015-1-13 09:00

被拖入2015年的高通反壟斷案在近日又被熱議。
有媒體報導,接近國家反壟斷局相關部門的知情人士透露,案件的調查工作已於近期結束,高通與國家相關部門也達成了一致意見,國家相關部門正在選擇合適的時間對外公佈。(指大陸)
此前,有知情人士對《第一財經日報》表示,國家發改委針對美國晶片商高通公司開展的反壟斷調查已滿一年,除了罰款、降低專利授權費用外,取消高通推行的“反授權協議”也在其中。但高通並沒有對上述消息予以確認。
分析人士稱高通案的結果或許會引發連鎖反應,案件結果將受到其他國家關注。去年11月,高通主動披露,除了中國,公司也正在接受歐盟委員會和美國聯邦貿易委員會的調查,原因是公司可能違反了歐洲和美國的反壟斷法。
去年全球反壟斷罰金創新高
高通案迄今歷時14個月,因對行業影響重大而備受關注。
2013年11月份,發改委同時對高通中國北京和上海公司兩個辦公地點進行了突擊調查。此後幾天,高通公司聲明,發改委啟動了對公司的反壟斷調查。發改委在發佈會上透露,2009年就有兩家美國企業舉報了高通壟斷,2013年國內外企業對高通壟斷的舉報明顯集中,主要質疑高通利用無線通訊標準的市場地位收取高價許可費,還有對高通“反授權協議”的質疑,按照協定,使用高通晶片的手機公司必須給高通授權專利。
2014年4月到12月,高通CEO連續七次到發改委交換意見並接受詢問。此間,發改委與高通爭執的最大問題有兩個:一是不合理的收費模式,另一個是沒收違法所得。北京大成律師事務所鄧志松律師表示,一旦認定高通壟斷事實存在,高通將面臨巨額罰款。
高通恐遭高額罰金並不是偶然案件,事實上,全球對反壟斷的調查在去年達到高峰,罰金也創出53億元美元的最高紀錄。
記者在商務部網站看到,據Allen & Overy律所統計,全球競爭機構2014年開出53億美元罰單,在2013年已創新高的基礎上繼續增長31%。法、德開出各自史上最高罰單,法國對某卡特爾罰款12億美元,德國對三起卡特爾罰款近10億美元。巴西晉升為最嚴厲的競爭法執法者之一,開出16億美元罰單,其中對某水泥卡特爾罰款14億美元。
而在中國,除了高通,液晶面板、白酒、奶粉等行業,知名汽車巨頭也成為反壟斷調查對象,粗略統計,去年一年發改委開出了18億元反壟斷罰單,創下歷史紀錄。
與之相比,美國司法部罰款同比下跌15%。賓館和旅店成為價格同盟的高發行業。汽車配件製造商則“毫無疑問成為有記錄以來涉及範圍最廣程度最深的國際卡特爾”,歐盟、韓國、中國和加拿大紛紛對此展開平行調查並開出罰單。
擇機公佈
歷經14個月,高通案什麼時候會有結果?一位參加最近一次溝通會的律師透露,內部溝通會上,執法部門已對高通反壟斷案的處罰形成初步意見,涉及罰金、專利費調整、取消專利反授權三部分。因此,有分析說,如果不出意外,元旦過後有望公佈結果。
但目前距離元旦又過去了近半個月,調查結果公佈時間依然“成謎”。
有媒體報導,該案上月已進入最終結果討論,貫徹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相關部門已加速了流程,但考慮中美關係等政治因素,公佈時間上會選擇一個有益於雙方的時間。而最後是否取消專利反授權也依然存在變數,因為涉及環節眾多。
此前,據路透社報導,奧巴馬曾在多次會談中針對高通反壟斷調查向中國施壓。奧巴馬勸誡不要動用反壟斷調查來惠及使用外國企業技術的中國公司。白宮國家安全委員會發言人則稱美國政府密切關注中國使用的包括反壟斷法在內的多項機制,這些機制將壓低外資企業的專利價值,從而使中國企業最終獲益。
不過,從今年政府對反壟斷的重視程度可以看出我國在《反壟斷法》的推進上正在邁向新的臺階。
今年是我國《反壟斷法》誕生的第七個年頭,發改委價格監督檢查與反壟斷局局長許昆林在2015年工作重點中表示,下一步將向破除行政性壟斷轉移。業內人士認為,之前大部分反壟斷執法集中在一些企業巨頭身上,今後,濫用行政權力、排除競爭和地方保護主義等將是調查的主要內容。

本篇文章來自http://news.mydrivers.com/1/369/369869.htm

這下高通可就麻煩大了..在中國之前曾有消息稱可能被罰12億人民幣..如果各國仿效啟動調查..那可就不是普通的麻煩而已.話說台灣好像沒什麼動作..但願高通撐得過去...

★HTC論壇三週年生日快樂★
因為你讓我超越想像、不斷實現完美的畫面,讓我看見這一路令人驚豔的一切,我愛上HTC~
檢舉 回應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