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討論
瀏覽 : 5429
分享

[新聞] 主打完整規格與相機,HTC U11 上手體驗

一般用戶

等級3

專業鄉民

文章分類:HTC U11

yacht2017-5-28 20:10

來源:
https://ccc.technews.tw/2017/05/28/htc-u11-experience/


HTC U11 上市後,大致補齊了前兩代旗艦 U Ultra、以及 HTC 10 缺少的部份,同時定價也比同期 Android 旗艦低廉,贏得不少好感。此次《科技新報》體驗的是銀色款 U11,並整理一些相關心得。


外觀與手感

設計

雖說包裝盒上是寫銀色,但其實上色更接近淺藍色。由於螢幕佔比較小,U11 的機身稍寬,整機尺寸接近 iPhone 的 Plus 系列,但再小一點。開箱時包括外盒、以及 U11 本體都會貼著「使用過度恐傷害視力」的警語貼紙,老實說有點難看,但應該是為了應付各國電信法規的便宜安排。

▲(Source:科技新報攝)

▲ 機身的銀色色澤並不重。(Source:科技新報攝)

實際上,玻璃並不是好做的材料。除了必須讓想呈現的顏色能在各種光線角度下維持穩定,不會出現過度暗沉、或是色差太大,設計師還必須應付玻璃容易透光的特性,在這種十分常見的材料上做出獨創質感,同時保證玻璃背板可以應付灰塵與刮痕,以維護外形該有的鏡面與光亮感。此次的 U11 也頗耐刮,使用一段時間會影響外觀的,仍然只有無可避免的指紋痕跡。

機身可以感受到色澤在模擬水滴變化時的凝結與交融。樣式雖然多元,但大致是藍色與藍紫色在交錯,銀色反而很少,與 U Ultra 一樣,是需要上手一陣子才能體會的設計。而相比前代,除了鏡頭的突起變淺了,原先的方形也改成圓形,Type-C 接口的設計也修正過,讓機身變得再平衡優雅一點。可惜的是,在某些光澤下,U11 的背板會有種亮面塑膠的廉價感,可能是為了創造金屬質感的染色產生的後遺症。

▲ Type-C 孔右側的白色橢圓形孔是音響開口 。(Source:科技新報攝)

▲ Home 鍵設計。儘管螢幕佔比不高,但 U11 的調色做得不錯,螢幕與邊框接近一體。(Source:科技新報攝)

手感上,機身設計是前後玻璃搭配鋁合金邊框。雖然背蓋部份一時不容易讓人聯想到玻璃,不論色澤或觸感都讓人聯想到是經過電鍍的材料,沒有預期中的冰冷,也沒有特別高級精緻的感覺,可是多拿了幾天,其實也熟悉了這種比較溫潤的手感。搭配略帶孤度的前後側邊,或許這才是 HTC 一開始就想要提供的感覺。

總而言之,因為熟悉,U11 不是那種一上手就非常吸睛的產品,手感也沒有 Galaxy S8 驚豔,屬於需要花時間品味的耐看型設計。相比之下,HTC 10 大膽的切邊,可能第一時間的衝擊感還來得強烈點,然而 U11 不那麼陽剛的外形,除了應該能吸引女性用戶,在現行的旗艦中也不多見,十分有特色,只是玻璃材質無可避免的大量指紋仍需注意。

註:原廠隨附的透明保護殼質感頗糟。

細部體驗

第一次使用 U11,首先感受到的是它的流暢反應。快閃記憶體從 eMMC 升級到 UFS 2.1,搭配 Snapdragon 835 與貼近原生 Android 的 UI,U11 的滑順讓人印象深刻,相較 Galaxy S8,反應也確實再順暢點,儘管不清楚為什麼,mobile 版的 Google Chrome 似乎沒有預期中迅速流暢。

U11 震動反饋的 Home 鍵也頗有趣。與 HTC 10 類似,手指輕觸後就會震動,模擬機械式 Home 鍵的回饋感,同時也支援直接解鎖喚醒手機。相比同樣有類似設計的 iPhone 7,U11 Home 鍵的回饋感輕巧許多,閥值也較低,其實按起來比 iPhone 7 舒服。只是容易誤觸之餘,解鎖速度又太快,有時候只是想看一下新通知,卻常常一不小心刷進主頁,必須另外改按開機鍵。

由於採用玻璃材質,充電或做一些高耗能的活動,比如長時間攝影,機身會有些發燙。此外,HTC 主打的 Usonic 主動降噪音機效果不錯,但畢竟是隨附耳機,音質雖然勝過蘋果的 EarPods,但談不上出色,也不必太期待,倒是外放的音質、音量都讓人驚豔,設計上也傾向更突顯人聲。而讓人有些意外的是,隨附耳機儘管有「暫停 / 播放鍵」,但不清楚為什麼不把音量控制鍵也做上去。

其他部份,儘管 U11 操作時滑順舒適,但有時會有一些小 Bug,比如《科技新報》體驗的這支 U11 到目前為止仍然無法順利錄音、完成以「OK Google」語音解鎖;偶爾也會發生相簿無法開啟、當機,或是攝錄畫面一片黑的情形。主打的 Edge Sense 有時也會無預警失靈,必須重啟 Edge Sense 設定甚至重開機。

至於待機部份,在連接 Wi-Fi 的情況下,大致是 1 小時掉 1% 左右。

相機

作為 DxOMark 目前評分最高的手機,體驗 U11 的相機其實頗有壓力。個人感受上,U11 拍攝的幾項特色,包括曝光較亮、毫無延遲的極快對焦,而色彩飽和度的調整選擇則與 iPhone 相近。雖然白平衡稍稍偏暖,整體色調感受有一點點黃,因此室內拍攝偶爾會走鐘,與 Galaxy S8 的缺點相似,但比起 S8,偏暖導致的肉眼與樣張差距並沒有那麼大。S8 的曝光設定也調得比 U11 誇張。

不過這麼一來,如果再搭配 AMOLED 在手機看,S8 的照片看起來可能會比較討喜。儘管 S8 細節保留明顯不及 U11,但反正拿手機拍照再放大看細節,也不是每一次都會做,只能說三星選擇了不同的設定風格來說服用戶支持。

▲ 左為 U11,右為 iPhone 6s。由於較暗,U11 的整體觀感可能差一點。(Source:科技新報攝)

▲ 左方的 U11 與右方 iPhone 6s 的局部比較。兩者的色調飽和度頗接近,但 U11 的細部比較明確亮眼,比如玻璃窗部份。(Source:科技新報攝)

日拍上,官方儘管強調了 U11 自動 HDR 的功用,原廠也支援可以一直開啟 HDR,不過 U11 的 HDR 效果並沒有想像中猛烈,力道不算重,全自動拍攝還會跑出暗處亮度過低的照片,從而失去細節。有時候測光也會莫名跑出整體亮度偏低的照片,使得特定樣張的觀感甚至不見得可以贏過 iPhone 6s,所幸細節與雜訊控制,依然是 U11 好不少。U11 的色彩呈現也比較豐富,同時又不致於太濃豔而失真

▲ 左為 U11,右為 iPhone 6s。U11 的自動曝光有時候會突然拉得比較暗。(Source:科技新報攝)

▲ 左方 U11 與右方 iPhone 6s 的局部放大比較。U11 的地磚線條更明確乾淨,色調也再暖一點。(Source:科技新報攝)

▲ 左為 U11,右為 iPhone 6s。這張的 U11 曝光是平常比較常見的感受。(Source:科技新報攝)

至於重點的夜拍部份,一線旗艦機們受限手機感元元件的能耐,已經很難拼到全面超越對手,通常是在自動 HDR 設定、自動曝光與噪點控制之間取捨,一方面創造廠家風格,一方面希望能在多數場景都拍出有好觀感的照片,比如 U11 就選擇調低 HDR 效果來抑制噪點,而 Google Pixel 的 HDR+ 則相反。

U11 在夜拍也跟進 Android 主流,曝光都會特別調強,有時不免帶點過曝的模糊感。不過整體體驗還是很不錯的,包括明暗處的對比、肉眼所視的色彩飽和度與實拍差距都能讓人信任,只是細節呈現似乎沒有想像中那麼完美。

▲ 夜拍有時會有比較過曝的情形。(Source:科技新報攝)

至於前鏡頭則因為清洗手機時產生的水氣始終未消,暫時無法試用,但依規格,應該沒有搭載 OIS 的 HTC 10 優異。看起來,這些水氣應該不是清洗時有水跑進去,而是冷熱溫差產生的霧氣。而值得一提的是,採訪 HTC 桃園廠區時,官方有談到 U11 的防摔測試是每兩支測一支、IP67 防水部份則是每支都會測試,用戶或許可以參考這點來選購。

總體來說,體驗過 iPhone 6s、iPhone 7、Galaxy S8、XZ Premium 與 HTC U11,個人會覺得 U11 是討好眼睛、同時兼顧肉眼所見的最好選擇。雖然自動測光的部份並沒有想像中好,有時會影響觀感,不過噪點控制、色彩飽和度的還原與細節保留都不錯,而這實際上也是 DxOMark 給了 U11 高分的原因再考慮售價,在乎手機拍照的用戶,應該也沒有其他更好的選擇。

註:U11 實拍照片置於文章底部。Edge Sense

在前導概念影片就提過一次、全球發表會也當作第一個談及的特點,HTC 官方無疑把 Edge Sense 當作 U11 的重點。對照 2013 年重金請來小勞勃道尼拍了許多意向不明的廣告,這次的預告片就出色不少:


實際上這個前導影片拍得頗確實:Edge Sense 的使用方式就是影片示範的握壓,因此用掌腹搭配四支手指「捏手機」會比較順手。與蘋果的 3D Touch 類似,不論是初次聽聞或上手,都只會覺得是現有功能的另一種途徑,沒什麼驚豔感,甚至需要練習怎麼順暢操作,但習慣養成後,Edge Sense 確實便利,也很舒適。相比隨便碰一下就誤觸的 Home 鍵,Edge Sense 也沒有這類問題。

Edge Sense 共有兩種模式:輕握與長壓,目前也不能區分力道的不同程度,只能設定觸發的閥值,因此,用戶還只能設定讓 Edge Sense 開啟兩項東西。輕壓很直覺,不過長壓時,必須等 U11 先震動一下,然後設定的 App 才會啟動。總而言之,熟悉手感之後,會是一個頗有黏性的好功能。不過 HTC 簡報時推薦的「輕握按快門」則沒有想像中實用。容易動到機身之餘,速度也不及點按虛擬快門,還比較費力。

▲ Edge Sense 偶爾會失靈。正常的話,在這個設定畫面應該會壓一下就噴出一顆氣球。(Source:科技新報攝)

目前來看,值得關注的倒不是 Edge Sense 現有的功能面,而是它的未來。相比 U Ultra 頗有可能消失的子螢幕,預計會支援第三方 App 的 Edge Sense,其實有可能成為像 3D Touch 那樣的操作生態。儘管 3D Touch 因為支援觸控螢幕,變化的可能性較大,不過因為功能與操作並不外顯,許多人不是不清楚到底在哪些頁面下可以觸發,就是必須刻意使用。對比之下,Edge Sense 的「擠壓」喚醒,反而更符合直覺易用的精神。

有趣的是,U11 上市前從 HTC 內部洩露出來的影片,也標示 HTC 其實想過在側邊搭載觸控螢幕,並改用「刷」的方式喚醒 Edge Sense,足見這種設計的各種可能。說不定將來還可以看到他廠致敬也不一定。剛在 iPhone 7 加裝更大的 Taptic Engine、同時被台積電證實會取消實體 Home 鍵的 iPhone 8,或許就是最有可能的一個。

小結:HTC 回來了?

總體來說,接近原生的 Android、滑順的操作,以及頂級相機,搭配幾乎沒有什麼缺點的規格,定價還比較低廉,能拖累 U11 評價的,可能只剩下良率、產品多少有的 Bug,或是主觀上不滿意它玻璃外形的用戶。

此次 U11 也留下了幾項伏筆。除了未來將繼續主打 Alexa、Google Assistant 等語音助理以及新版的 Edge Sense,近日在日本,HTC 也推出了 U11 專屬的 mobile VR 裝置「Link」,象徵 VR 也會是將來 U 系列的重點。相比先前的 HTC 旗艦都只能追捧硬體,甚至還因為採購考量無法完整補齊,本次的 U11 是少見在規格夠完備,又能搭載了具未來性的功能,已經是 HTC 近幾代最好的手機。

至於對仍在使用 HTC 10 的用戶而言,U11 除了外形手感為之一變,其他部份的升級可能都比較不是痛點。等待明年搭載二代 Edge Sense 的新機應該是較好的選擇。

實拍樣張原檔:

▲ 即使開啟 HDR,有時候 U11 的自動測光還是有暗處過暗的情形。(Source:科技新報攝)

▲ 所有照片皆為全自動拍攝。(Source:科技新報攝)

(首圖來源:科技新報攝)

延伸閱讀:感想:
除了HDR的效果偏暗和夜拍些微過曝外,感覺這次的相機真的進步很大!

本文章最後由( yacht )於 2017-5-28 20:19 編輯

https://m.youtube.com/channel/UC3DXMnUdiiP4t8dLQCq4hMQ
Techconfigurations Concept Phone Render
https://ck101.com/forum-3550-1.html
內有科技相關內容
http://www.plurk.com/t/Taiw
檢舉 回應

一般用戶

等級4

模範鄉民

garysu2017-5-28 22:27

哇塞!這樣深入的評論對於沉寂了一段時間的HTC來說是種另類的稱讚

強4登場 HTC論壇四週年‧★,:*:‧\( ̄▽ ̄)/‧:*‧°★*
檢舉 回應

一般用戶

等級1

路過旅人

夏東東2017-5-28 23:54

哇!寫的很中肯,對於沉寂了一段時間的HTC來說,是好事,希望多點掌聲,HTC加油......

檢舉 回應

一般用戶

等級2

新手鄉民

薇拉Vera2017-5-29 00:56

U11的拍照效果真的很棒耶,加油啦,永不放棄,

強4登場 HTC論壇四週年‧★,:*:‧\( ̄▽ ̄)/‧:*‧°★*
檢舉 回應

一般用戶

等級5

新秀大大

Mickey Wang2017-5-29 02:23

這兩三天下來使用U11越來越順手了。這篇報導個人唯一有意見的是拍照PK怎會找iPhone6s,我的舊愛極光版也常跟家人的iPhone6s比,怎麼拍都比他強囉!

「強4登場 HTC論壇四週年‧★,:*:‧\( ̄▽ ̄)/‧:*‧°★*」
檢舉 回應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