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分類:VIVE / 相關新聞
抵達巴黎的隔日,我起床就乖乖前往羅浮宮報到。細雨綿綿,但不減廣場和貝聿銘金字塔的壯闊,嗯,真心不(照)騙。VIVE Arts的同事正忙著招待外國電視台記者,傳了一張羅浮宮地圖給我,上頭畫著鮮明的紅色箭頭,配了一行法文Porte de l’Oratoire,是羅浮宮側邊的員工入口,只要找到那,我便能換進出工作證了。「你是Travis對吧?」羅浮宮員工熱情地問,她帶我延著地下通道,走進《達文西逝世500週年特展》展區。
即便陰雨綿綿,又才早上九點半,排隊的人潮依然不少。
達文西的作品很吸引我,但敬業的我,還是先到了《蒙娜麗莎:越界視野》虛擬實境體驗區。一進體驗區,熱情的工作人員馬上就邀我上頭體驗。
在羅浮宮的VIVE展區,給觀眾使用的是HTC最新的VIVE Cosmos。
「不錯啊,終於有英文版(也有中文喔!)的解說了。」戴上VIVE Cosmos後,這是我心中冒出的第一個念頭。一個月前,內部測試的版本還只有聽得霧煞煞的法文版,英語旁白適切地交代了蒙娜麗莎的背景,不會多到導覽味過重,但也不會少得太雞肋,平易近人、引人入勝。在交代蒙娜麗莎的身份之前,英語旁白先來了一段開門見山的勾人台詞。
Captivating, isn’t she?
她真令人著迷,不是嗎?
I often come here to admire her.
我經常來到這裡,仰慕她。
It’s hard to feel close to her with all these people around, so I usually stay back.
但圍觀的人總是如此多,很難接近她。因此,我通常都躲在後面看著她。
我承認,這聽起來是有些變態,但何嘗不也是所有人的心聲?《蒙娜麗莎:越界視野》的破題,以第一人稱代表著藝術愛好者的內心自白。《蒙娜麗莎》原作,長77公分,寬53公分,尺寸真的不大,是必去景點中的朝聖作品,使得她如此熱門,只能遠觀,不可褻玩。透過虛擬實境,我們使《蒙娜麗莎》得以「近觀」了(依然「不可褻玩」),既然動機純潔,那麼「親密接觸」也是完全可以接受。
Emissive座落在拉法葉百貨附近的法式公寓,每間工作間都有落地窗,採光明亮。
這次拜訪巴黎,我也有幸參觀《蒙娜麗莎:越界視野》VR作品的製作團隊Emissive工作室。裡頭的互動經驗設計師(Interactive Experience Designer)Guillaume Martini這麼向我解釋:
大家都知道《蒙娜麗莎》,看過照片,或者來過羅浮宮,但真正懂這幅畫為何是一幅傑作的人並不多。因此,我們的切入點,是想解釋那些關於《蒙娜麗莎》的迷思和謠言,講述一個真實的版本,她到底是誰?我們也想讓觀眾能更近距離地觀賞她,看清這幅畫的每一處細節,不僅如此,還能真正地與她見面,所以,我們才讓她擺出各式各樣的手勢。
這位是互動經驗設計師Guillaume Martini,為了使蒙娜麗莎栩栩如真,團隊做了不少研究功課。
《蒙娜麗莎》來自16世紀的義大利佛羅倫斯,後來輾轉成為法國國王弗朗索瓦一世(King François I)的皇家收藏,並保存在楓丹白露宮中。命運悲慘地,她被掛在國王的浴室,由於達文西沒把她畫在畫布,而是畫在白楊木,因此木板還因受潮而變形。《蒙娜麗莎:越界視野》口白繼續在耳邊叮嚀著:
She would later survive a revolution, theft, two world wars, several attacks and journeys across the world…
她經歷了法國大革命、失竊、兩次世界大戰等等波折和旅程……
好一個多舛的女子。被達文西畫下的當時,原名Lisa del Giocondo的蒙娜麗莎24歲,已經是5個小孩的媽,她大概也不會預料到,自己會變得比紡織富豪丈夫Francesco del Giocondo有名這麼多吧!
細節成就完美,完美卻不止於細節。
Details make perfection, and perfection is not a detail.
達文西這句名言,恰到好處地呼應了《蒙娜麗莎:越界視野》虛擬實境作品。畫家,和攝影師的雷同之處,在於他們都只讓我們看見框內畫面,以構圖來安排視覺的重點。但Emissive Studio想做的不僅只是接近《蒙娜麗莎》,他們還想帶我們走出畫框,看看她身處的空間,以及建築物後的那些地景。我好奇問到,「Guillaume,你們是怎麼知道畫框外的空間和建築是長這樣呢?」Guillaume Martini解釋:
我們透過畫作,使用的投影(projection)的方式來製圖(mapping),試著去瞭解物件擺放的位置,我們也經常和羅浮宮策展人討論,去深入瞭解畫中的細節,比如你能看到蒙娜麗莎身後的牆壁,這讓我們知道她與牆壁的距離,除此之外,我們也得知道符合時代背景的建築形式,我們應該要用哪一種樣式的圓柱(columns)。
觀看《蒙娜麗莎》的我們,總被她那一抹神秘地微笑吸引,你注意過她身後的奇妙地景嗎?
Emissive的還原現場,可不只是建築,更重現了她身後無限延伸的迷霧地景。「你不覺得蒙娜麗莎身後的地景,很像外星球嗎?」是的,我老高粉,來到法國,還是硬要扯些陰謀論。沒想到,Guillaume Martini似乎也能感同身受:「是啊,這就是達文西的風格,他想創造出一種非常史前、原始的地貌,很有想像力。」
如果有機會上我們VIVEPORT,絕對要試試《蒙娜麗莎:越界視野》家用版,你肯定會對結尾的那一段 — — 乘上飛行器(flying machine),遨遊《蒙娜麗莎》世界的體驗感到深刻。
「我很享受最後飛行的部分,你們怎麼會有這個點子?」Guillaume Martini得意地笑:「到最後一刻,我們決定在《蒙娜麗莎:越界視野》加了一點不是那麼蒙娜麗莎的東西,就是大家都知道的達文西『飛行器』。飛行,一直都是他的夢想,所以我們想實現他的設計稿,讓大家能夠在蒙娜麗莎身後的地貌上飛翔。」
《達文西逝世500週年特展》展出了不少達文西珍貴的手稿。
李奧納多‧達文西,不只是藝術家,他更是所謂的「文藝復興人」(Renaissance man)。他對建築、數學、解剖學、生物學、天文學、氣象學、物理學……,都有著超乎時代的理解。想到此處,VIVE的三個核心價值:人文、科技、夢想,似乎都能在達文西身上看到。
我不禁向Guillaume感嘆:「達文西應該會對他的作品變成VR感到開心吧?你覺得,要是他還活著,他會不會變成一個VR藝術家呢?」Guillaume Martini笑著回我:「老兄,這我可不敢保證,但他肯定會想試試VR。嗯,在他那個時代,他也算是一個科技宅,如果他生在今日,我想他可拒絕不了VR的誘惑。」
(未完待續)
Part 3繼續看:過去,現在,未來,一切都在虛擬實境中再現
想看更多,請關注我們:VIVE 後浪潮 臉書粉絲專頁
本文章最後由( VIVE 後浪潮 )於 2019-11-15 11:15 編輯
檢舉
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