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燈會6日落幕,其中以每晚在新桃花源燈區演出3場的「嬉遊桃園」,開展以來以「五星級、零負評」獲得熱烈迴響,被譽為「錯過水上演出,別說來過台灣燈會」。
台灣燈會從2月22日開幕,到3月6日閉幕,這項號稱全台規模最大、占地最廣的燈會活動,占地32公頃,共分為六大燈區,每個燈區各有特色,賞燈民眾很難在入夜的幾個小時內完全掌握環境,並細細品味每個燈區的味道。
如果要在最後2天人潮眾多時,僅能推薦三個「必到朝聖」燈區,位於青塘園的「新桃花源燈區」每晚7時10分、8時10分、9時10分演出三場的「嬉遊桃園」必定是首選,獲得「五星級、零負評」熱烈迴響,更是被譽為「錯過水上演出,別說來過台灣燈會」。
到底這場水舞秀有何過人之處?主要是演出地點位於青塘園的陂塘,周邊的斜張橋、水草與鄰近的豪宅,儼然成為最天然的背景,視覺無雜亂感,也增添演出時最迷漾的氛圍。
整部長約20分鐘的演出,由藝術總監、總編導李小平負責,李國治執行導演、美術顧問曲德益、音樂設計范宗沛、燈光設計車克謙、服裝設計林秉豪、舞台監督陳祥純、女主唱黃絢雯,以及國立台灣戲曲學院民俗技藝學系學生,與萬能科技大學商品設計系主任蔡元謙率領的遙控風箏團隊,卡司精良,藉由不同領域的組合,編織出4D的光影秀,顛覆「傳統燈會」的刻板印象。
演出的劇情走溫馨的童話世界基調,透過媽媽的床邊故事,引導小朋友「小明」進入瑰麗幻境,而整部演出也就此上場。
演出的道具中,結合陂塘生態,將青蛙、綠頭鴨、白鷺鷥、螢火蟲等意象,配合精巧的舞台機關,讓觀眾享受一次又一次的視覺驚喜,包括用超大怪手吊起懸在高空的月亮,也讓夢境更為綺麗豐富。
在演出的陂塘中,出現大型主題燈組中,最吸引人應該算是飛翔的台灣藍鵲,靠著舢舨繞行全場,讓人感受到藍、黃、青相間的藍鵲,在水際滑行展翅的優雅一面;另外「水面水霧裝置」的噴灑與蓬草、大王蓮的前景搭配,讓舞台現場更具縱深,40多位螢光舞者也翩然起舞。
而在全劇演出最後,由蔡元謙率領的遙控風箏團隊成員,操控每隻重約2.5公斤的螢光野鴨,透過飛翔在陂塘上空,一時被以為是燈光投影,但細看卻是遙控野鴨,十足讓演出成為驚艷全場的4D燈光秀。
台灣燈會接近尾聲,人潮再度湧現可以預期,六大燈區更有特色,而在新桃花源燈區應該是燈會中最大亮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