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拉閒聊
瀏覽 : 1398
分享

[分享] ㊣059:學生

一般用戶

等級6

資深大大

小正正2015-10-11 22:26





不是每一個人都當過老師,教書的歲月,並不好玩。
會知道有這本書的出版,是因為日前在逛書店,看見斗大的書名,叫作「學生」兩個字。
當下覺得很奇怪,怎麼會有一本書稱為「學生」?那不是拿來指學習者的統稱嗎?
隨手翻了一下書內的幾段文字,覺得寫得很生動、很活潑,當下就被我鍵入手機列為「列買清單」了。
原來這本是建國中學的國文科教師林明進寫的一篇篇的文章。
聽說當初會寫下這一篇篇的故事,是因為被學生激到,叫老師也寫篇文章來看看,所以林老師才會從兩年前把這三十多年的粉筆生涯的點滴,於臉書寫下這些名為學生卻實為人生的風景。
一開始的林老師是在台中的私立學校教書,最後落腳台北的建中繼續在黑板上揮灑青春。
這一篇篇的故事可能是在台中,也可能是在台北,但總的來說,就是一幅完整的學生,而其實不單單是這十七、八歲的,更延伸了許許多多後續發展的故事。
隨著一篇篇故事的開展,時而感動,時而落淚,時而發笑,時而沉思,這才發現,每一個發生在這一位位學生身上的場景,不也是人生一幅幅的縮影,表面上雖然說的是孩子們的故事,卻有深深的人生的寓意在裡頭,也讓我早已不知熟成了幾回的大人,也被吸引得目不轉睛,難怪才剛出版,就來到九刷了。
翻著翻著,看到一篇標題為《他是我爸爸》的文章,一頁接著一頁看完之後,才想到我似乎曾經在網路上看過這篇文章,講的是一位從小被領養的建中生卻願意讓殘障的父親每日來回接送的故事。這不知道是我看過的第幾遍,我依然深受震撼,我想,這就是文字本身所承載的魅力,因為不管時間過了多久,都會留下美麗。
你說,老師是一份職業也好,代表它可以被拿來養家活口的。
可是老師更多時候,是要陪伴著學生的成長,尤其在課本以外的,像愛情、像態度、像親情、像困境、像人格,有許多的價值,都不在課本裡面的,而那是需要人與人之間真誠的交流才得以體現或傳遞的。
時至今日,所謂的老師、學生,也不單單侷限在教室裡面而已。比對方有經驗、比對方更專業、比對方吃過更多的油鹽,都可以讓我們變成另外一個人的「老師」,所以才有「道之所存,師之所存」。
在漫漫人生上,我們每個人都有可能成為老師的這個角色,所以更是要時時刻刻反省自己的所言所行,就像每篇文章的最後,都會附上「一叟小語」的林老師的補充說明一樣,讓我們聽出更多的弦外之音。
有時候身為老師的我們,並不是一定要孩子多飛黃多騰達,而是能夠當個堂堂正正的人,然後安安份份做事,如果可以的話,對這個社會多關心、多付出,然後也要常常回來拜訪,讓老師知道你們過得很好這樣就好了。
如果你還在線上,請務必重新溫習一下當老師的初衷,不要讓日常的瑣事,遮上了自己對學生的關懷眼神。
如果你不是老師,更請你多看一眼,看一眼這本書裡的形形色色的人生,那都在真實無比地交錯上演著。
學生,學生,原來是要學生活、學生存、學生命啊!當學生並不斷地學習進步,則也是一輩子的功課。
我也很喜歡那書封上,白白淨淨的衣服,蓋本白白淨淨的書本,安安靜靜躺在翠綠草地上的一景。
在台上當老師,剛開始是一種煎熬,最後是一種昇華。」不管我們是否為師者,但「燈會熄,價值要留下;人會老,骨氣要長存」啊!


【閱畢日期】2014/2/15(六)(藍色區塊為書內故事或語句)
【書x人生】https://community.htc.com/tw/chat.php?mod=viewthread&tid=36197

本文章最後由( 小正正 )於 2015-10-11 22:33 編輯

其實我想用「十二號的藍白拖」當暱稱<---可是系統說暱稱太長不給申請
檢舉 回應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