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討論
瀏覽 : 12684
分享

[分享] 太凶殘了!驍龍805完全解析、性能實戰

一般用戶

等級6

資深大大

陳誠誼2014-11-8 23:25

最後匯總對比一下驍龍8xx系列的整體規格:20nm工藝、64位元八核心、Adobe 430 GPU圖形核心、LPDDR4内存、整合基帶的驍龍810是不是更值得期待?高通每出一款高端行動處理器,都會成為安卓旗艦機的標準配備。如今,驍龍800已經落伍了,驍龍801是絕對不能少的,接下來該誰了呢?驍龍805 APQ8084。
驍龍805將是高通的最後一款32位元架構高階產品,明年就將是64位元驍龍810 MSM8994、驍龍808 MSM8992的天下了。

首先再囉嗦依據:MSM、APQ兩個系列的區别主要在於前者集成基帶,而後者没有。按理說前者更適合用於手機,但後者在有些時候也會意外在手機裏火熱起來,最典型的就是去年上半年的驍龍600,APQ8064。



驍龍路線圖



驍龍805主要功能模組(基帶是獨立的)
驍龍805 APQ8084没有集成基帶的一個關鍵原因是制造工藝,它本身還是28nm,而最新基帶9x35系列已經用上了20nm,所以要到驍龍810/808的時候才會統一整合。

驍龍805也將是Krait CPU架構的絕唱。高通自主設計的這種ARMv7架構其實並不老,2012年才誕生,最早的版本是Krait 200,用於驍龍S4 MSM8960。正是以它為起點,安卓手機開始了一輪又一輪的硬體軍備競賽。

既然是終極之作,驍龍805在規格上自然是相當彪悍。CPU架構進化到了Krait 450,主頻最高可達2.65GHz(也會寫作2.7GHz),而現在驍龍800/801 Krait 400最高只能跑到2.45GHz。GPU圖形核心同樣從Adreno 400 578MHz增强到了Adreno 420 600MHz。

能在28nm工藝下再壓榨出這麼多潜力,高通也真不容易,當然更關鍵的是高通在電路級别的深入優化,不幸的是這CPU 8%的頻率提升是和IPC(每時鐘周期指令數)没有關係的。












Adreno 420 GPU會完整支持OpenGL ES 3.1、OpenCL 1.2、DirectX Feature_Level 11_2(有硬體曲面細分引擎),還支持ARM 2011年提出的壓縮紋理格式ASTC,此外還有更好的紋理性能、更快的深度摒棄。




它還改進了電源管理算法。高通宣稱,在運行GFXBench T-Rex HD/1080p高負載圖形測試的時候,Adreno 420的功耗可比驍龍800 Adreno 330降低20%。

Adreno 420還有一個重大變化,那就是GPU與内存控制器(RAM)之間第一次有了直接訪問通道,不再和ISP圖像信號處理器、視頻引擎共享總線。

驍龍805配備了兩個64-bit LPDDR3-800内存控制器模組(對外接口是4×32-bit),而之前只有2×32-bit。配合1600MHz的頻率,帶寬因此可達25.6GB/s,幾乎翻了幾翻。這是蘋果A5X/A6X以來首次看到如此高的帶寬(A7反而降低了)。

Krait 420當然用不了這麼多帶寬,但再也不用擔㧡心不够用了,延遲也會大大降低。

為了容納這麼高的帶寬,且保證仍舊適用於手機和平板,驍龍805採用了特殊的模壓嵌入式封装(Moulded Embedded Package/MEP),可以將128-bit内存界面直接連到整合封装的DRAM内存芯片上。

高通没有公布這種封裝技術的具體細節,尤其是没有給出結構圖,只是說使用了處理器封裝的外圍區域來連接堆叠其上的DRAM内存顆粒,並在處理器表面增加了一個基底層,為走線提供更多空間,其中使用的金屬還有利於改進整體散熱。

驍龍805還是高通第一顆支持H.265/HEVC格式硬體解碼的處理器,但不支持编碼,得等到驍龍810。另外,驍龍808也是只有解碼而無編碼。






再來看看ISP。仍舊是雙ISP,但輸出率提高到了每秒12億像素(1.2GP/s),照此推算頻率應該是600MHz(驍龍801 465MHz),此外還支持四個MIPI攝像頭輸入,支持4K30、1080p120視頻捕捉。

高通稱,自動對焦和降噪性能也都有了改進。





本次測試使用的設備還是高通官方的行動参考設計平台(MDP),一款10.6寸的平板機(驍龍800的時候也是如此)。其實今年初我們就見過它,甚至有人公開叫賣

這款平板的規格還是相當高的,螢幕解析度2560×1440,内存3GB (RAM)LPDDR3,存儲64GB(支持eMMC 5.0)(ROM)。操作系統也是最新的Android 4.4.2。

友情提醒:本次測試針對的僅僅是這個参考設計平台,不代表零售㧀品,性能、功耗都有可能發生變化。


【CPU性能測試】

對比的設備很多,主要看Galaxy S5,它用了目前最好的驍龍800 MSM8974AC 2.5GHz。

看成績之前要記住,驍龍805 CPU頻率只有8%的提升,所以不要抱太大希望。



SunSpider提升6%还不错,不過TF701T/SHIELD裏邊A15架構的Tegra 4更好一些,iPad Air A7更是遥遥領先,畢竟IPC都没動嘛。

Kraken项目在高通架構上似乎碰到了瓶頸,2.3GHz之後就無法提升了。

Google Octane反而有所倒退。










BaseMark OS II其實是個綜合測試項目,CPU只是其中一部分,GPU、存儲也都参與,而最大的提升恰恰來自GPU。

GeekBench 3.0:整體而言,單線程和多線程分别提升了大約5%、10%,完全可以接受。整數性能變化很小,浮點性能倒是進步很大,特别是多線程浮點竟然接近20%,嚴重懷疑和二者的散熱降頻晨讀有關,而内存性能單線程完全不變,多線程還凑合。



單獨看内存帶寬可以确認,增加那麼多對CPU而且其實基本没啥用,主要還是留给了GPU。


【GPU性能測試】







3DMark:總分和物理得分都高居第一,但其實得大部分感谢CPU,但看圖形得分提升還不到4%(頻率可是提高了20%)。

高通說,Adreno 400系列的驅動還没有做到足够好,3DMark也不能真正反映其實力。










Basemark X 1.1:這次终於给力了,中等畫質下提升了25%,高畫質下甚至超過了50%,完全藐視任何现有產品。
GFXBench 3.0 Manhattan原生分辨率:别看Adreno 420/330的成绩幾乎一樣,但其實是兩種截然不同的效果:前者已經可以在2K分辨率下跑出和後者在1080p下相同的速度。



Manhattan统一分辨率:這次就看出不同了,超出Adreno 330 57%之多,同時也比iPad Air PowerVR G6430快了36%。



T-Rex HD原生分辨率:盡管分辨率更高,Adreno 420的性能依舊超過了Adreno 330。
Rex HD統一分辨率:優势達到了45%,而且終於突破了30FPS,事實上甚至超過了40FPS。















這是幾個底層,看看就行。有趣的是,ALU性能完全沒變,Alpha混合和填充率快多了。


【結語:GPU 強大 產品可期】

從測試成績看,驍龍805 APQ8084相比於驍龍801 MSM8974AC CPU性能可以提高大約6%,這主要得感谢CPU頻率增加了200MHz,但是别忘了,它還是28nm工藝,再優化面對如此高頻率也容易遭遇散熱瓶頸而明顯降頻,因此最終的表現更取决於設備的散熱設計。

GPU就大亮了。Adreno 420相比於現在的Adreno 330在架構、技術上都有明顯的進步,特别是頻率提高了100MHz,最終表現很優秀,尤其是在高分辨率、高畫質高負載下。如果排除3DMark,Adreno 420的性能提升幅度有20-50%。

随著手機、平板分辨率越来越高,2K級别逐漸成为旗艦機的標準配備,Adreno 420可以說來得正是時候。

那麼,什麼時候能看到驍龍805設備上市呢?高通說,有部分合作伙伴正在準備推出新品,但也有些選擇了停留在驍龍801,耐心等待明年的64位元驍龍810/808。

從本次測試結果來看,如果是主打遊戲方面的設備,絕對要考慮驍龍805,而對於那些剛剛/正在/即將發布驍龍801產品的廠商,尤其是手機,尤其是散熱不是特别好的,完全不必急著上驍龍805。

當然了,具體的功耗情况還没有實測數據,這個除了看高通自己的優化水平,更得看設備的設計水平。

4K捕捉和H.265解碼也是值得關注的話題,但暂時還没有發測試,得等實際產品。





最後匯總對比一下驍龍8xx系列的整體規格:20nm工藝、64位元八核心、Adobe 430 GPU圖形核心、LPDDR4内存、整合基帶的骁龙810是不是更值得期待?

以上文章來自
http://news.mydrivers.com/1/305/305555_3.htm

看了這顆SoC,老實說我比較期待64位元的S810,那才是顛峰之作。現在這顆SoC已裝在國際版的三星Note 4(台灣版不是高通版),以及Moto代工的NEXUS 6上面,且看它們們表現如何。


本文章最後由( 陳誠誼 )於 2014-11-9 00:01 編輯

★HTC論壇三週年生日快樂★
因為你讓我超越想像、不斷實現完美的畫面,讓我看見這一路令人驚豔的一切,我愛上HTC~
檢舉 回應

一般用戶

等級2

新手鄉民

Jerry Liu2014-11-8 23:43

既然是32位元的絕唱,最好還是離他遠一點,免得硬體的差距造成軟體升級的障礙

檢舉 回應

一般用戶

等級6

資深大大

陳誠誼2014-11-8 23:49

Jerry Liu 發表於 2014-11-8 23:43
既然是32位元的絕唱,最好還是離他遠一點,免得硬體的差距造成軟體升級的障礙
...

高通應該比英偉達稍好一點,當然高通也不是沒案例可尋,當初微軟的WP7.0直升至7.8就不給升。後來有消息說高通有意見,所以就變成一堆孤兒,包括我在內。

★HTC論壇三週年生日快樂★
因為你讓我超越想像、不斷實現完美的畫面,讓我看見這一路令人驚豔的一切,我愛上HTC~
檢舉 回應

一般用戶

等級2

新手鄉民

htc讚2014-11-9 00:27

明年的M9 如果沒意外的話應該會是驍龍810或808吧

畢竟明年 不管是穿戴式裝置或者是手持式設備 應該都會開始全面進入64位元的系統了

雖然我個人是還不太清楚到底64跟32位元到底差在哪裡XD

但我還是很看好808及810未來的發展~!只是今年HTC大概已經不會再出任一搭載S805的手機了...

M7的S600也落後的好快了啊 有點感傷....


本文章最後由( htc讚 )於 2014-11-9 00:32 編輯

本文章最後由( htc讚 )於 2014-11-9 00:33 編輯

HTC讚!
檢舉 回應

一般用戶

等級6

資深大大

陳誠誼2014-11-9 00:54

htc讚 發表於 2014-11-9 00:27
明年的M9 如果沒意外的話應該會是驍龍810或808吧

畢竟明年 不管是穿戴式裝置或者是手持式設備 應該都會開 ...

這裏有64位元有啥用:https://community.htc.com/tw/chat.php?mod=viewthread&tid=4962
這篇最主要是說明64位元,為什麼比32位元差別在哪?差別在於64位元的暫存器比32位元多一倍,然後通道變寬了,速度就可以提升,另外對於內訪尋址可增加,ARMv8是設48位元,但這己經很多,達到16EB=1024T,這對遊戲是有極大幫助的,64位元以後的RAM可提升至4G以上。(註A57採用48位元內存尋址,而A53為40位元,內存尋址可達幾T以上。)
本文章最後由( 陳誠誼 )於 2014-11-12 06:51 編輯

本文章最後由( 陳誠誼 )於 2014-11-12 07:17 編輯

★HTC論壇三週年生日快樂★
因為你讓我超越想像、不斷實現完美的畫面,讓我看見這一路令人驚豔的一切,我愛上HTC~
檢舉 回應

一般用戶

等級4

模範鄉民

AndyLin2014-11-11 12:29

挖賽~看好久,這麼專業的東西是哪裡來的,老哥,您是做哪一行的,真是絕優~

不應該~已投效對方陣營
檢舉 回應

一般用戶

等級6

資深大大

陳誠誼2014-11-11 12:55

AndyLin 發表於 2014-11-11 12:29
挖賽~看好久,這麼專業的東西是哪裡來的,老哥,您是做哪一行的,真是絕優~
...

那上面有文章來源啊..不過為了po這些..搞得我超級累..因為我是在晚上上班..一邊上班一邊傳這些東西..只能用手機傳..又因為是簡體字我還得一個字一個字改..說實在的比自己寫還累...

★HTC論壇三週年生日快樂★
因為你讓我超越想像、不斷實現完美的畫面,讓我看見這一路令人驚豔的一切,我愛上HTC~
檢舉 回應

一般用戶

等級6

資深大大

Hank Hung2014-11-11 15:20

目前行動裝置就跟以前PC一樣...一直升級!
一直升級!
一直升級!



是想逼死誰啊...
明年初的 S805 or 810 or ?  2K螢幕? 3G RAM?  光學變焦UP?
手上的M8表示: 不要拋棄我好嗎?... (哭

口袋的小朋友不要走啊~~~

檢舉 回應

一般用戶

等級6

資深大大

陳誠誼2014-11-11 17:24

Hank Hung 發表於 2014-11-11 15:20
目前行動裝置就跟以前PC一樣...一直升級!
一直升級!
一直升級!

就是想讓你的小朋友出來,您沒聽到他在喊**來啊…來啊…,小朋友小心就不見了。現左應該期待搭載S810的強機上市了,不過有風聞HTC下一代旗艦有可能5.2吋(當然也有一說是5.5吋)2k螢幕,3G的RAM,會有64G,128G的ROM,電池及拍照均會有所提升,真實性待確認。。不過SoC似乎是S805.,應該是S810在時間上來不及。
本文章最後由( 陳誠誼 )於 2014-11-11 17:27 編輯

★HTC論壇三週年生日快樂★
因為你讓我超越想像、不斷實現完美的畫面,讓我看見這一路令人驚豔的一切,我愛上HTC~
檢舉 回應

一般用戶

等級2

新手鄉民

蘭緋2014-11-11 19:11

也有可能m9/hima只會用上S808,S810我在想會不會有過熱的風險,這部份值得探討啊。

hTC最高
檢舉 回應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