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plus.google.com/u/0/1174 ... 6/posts/6quFd9ZQbwG
"燃料--引擎--賽道"的說法很簡單明瞭,令人更深刻感受HTC對音質的堅持與苛求
目前也只使用小耳機聽過音樂,找個機會戴上大耳機親身體驗"沒有耳機"的完美音質!!
本文章最後由( eyesights M9 )於 2015-12-8 22:16 編輯
https://plus.google.com/110314602557981074411/posts/JZ9zkuXRe1c
感謝Joe大長知識了!!
16 bit聲頻的應該沒有原生24 bit 效果好 不然後者就不用混了
https://www.facebook.com/jiantai.chen/posts/939089899461490
本文章最後由( Tata )於 2015-12-8 22:40 編輯
能夠讓遙遠的聲音卻離自己很近,這或許就是臨場感吧!
https://plus.google.com/113396807118804516922/posts/fPtTYyLegao
https://www.facebook.com/permalink.php?story_fbid=1173969672632020&id=100000569943143
音質探討可以幾天幾夜都說不完,話說在1980年起,開始了數位革命,在飛利浦,SONY,華納的共同制定下,CD規格終於確立,也終結了14位元(bit)與16位元之爭,飛利浦主張14bit,SONY主張16位元,而把取樣頻率定於44.1KHz,這麼一訂這個標準從現今的觀點來看是遠遠的不足,尤其是取樣率,訂為44.1khz,這個取樣需要2khz來做緩衝,44.1/2=22.05再減去2khz就是20khz,由於當時人認為20k就足夠了,這樣一來也把20k以上的聲音全部都殺掉了,因此隨著樂器的第一次反射音及第二次反射音,就會受到阻擋。因此音樂聽起來就會比較生硬。高頻會比較刺耳。隨著數位音樂的不斷研究發展隨後有了DVD的誕生。它把取樣頻率由44.1khz改為96kHz,如此一來取樣多了,自然音質就提升,然而它還是16位元標準寬度,當然你可以把它擴展為24位元,32位元都可以,不過如果原始錄製就24位元的寬度相對來說對音質就會有莫大的提升,這是從源頭來論。
再從播放器來說重點在D/A轉換器,名稱叫做數位/類比轉換器,這牽渉到如何把0與1的數位信號,轉化為人耳所聽到的聲音,一般而言,在安卓系統大都使用高通所付的轉換器,這個轉換器當然沒有專業的轉換器來得好,著名的Wilson audio就是其中的翹楚,如果再搭上德州儀器的的放大器。那麼其音質就會勝過大部份的手機。以手機的有限空間要實現很好的音質實在來說有其困難。故而應該可以在耳機放大部份開始著力。往後隨身播放應該是現在的趨勢。故而A9加強耳機放大的輸出功率,實是明智之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