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銷的目的是使消費者產生情緒,進而產生消費行為。
讓消費者陷入沮喪的情緒,
消費者會以理性來分析你的產品,
考量財務情況及必要性,
消費者越悲觀,越有可能買入保險、靈骨塔等產品,
也越不可能購入消費性電子產品(手機)。
訴求:用iphone、samsung的人應該沮喪,買了M9就會快樂
已經使消費者沮喪了,他會以理性分析這廣告的合理性。
結果「用iphone、samsung的人不一定會沮喪,買M9也不會比較快樂」
這廣告也完全沒有證明,用M9會比較快樂。
讓消費者感到快樂
消費者對未來樂觀,消費者花錢的意願提高。
htc的無厘頭搞笑廣告(又是這個人)
會笑但不正常,不自然....他們瘋了。
htc的自high快樂廣告(無法產生共鳴)
訴求:happy telephone company(快樂手機公司)
手機公司快不快樂跟使用者沒關聯性,
手機公司完全處於自high的情況.............
註:小勞不適合文藝或情緒性廣告,而是「帥氣」的形象廣告。
與小勞的自high廣告同質
為什麼會這麼流暢、快樂、有活力? 原來有這款泡麵。
成功將快樂與產品聯結。
iphone 6的廣告
apple專賣店=自然的快樂=光是得到 iphone,就足以讓你開心
本文章最後由( NeilChen )於 2015-5-1 23:00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