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早期單核心不到1G的速度,一直到現在雙核心1G以上,四核心,八核心等。有些甚至會到2G多的時脈,對於一些重度使用者的確有幫助,例如多工處理及玩重度遊戲等。但一觀察大多使用者的經驗,感覺應該主要是玩玩簡單的遊戲,看看網頁,使用通訊軟體,或是拍拍照錄影等。感覺會用到多核心(四核心以上)的需求實際上沒有非常必須,但礙於現在的新聞美體及一些看評測數字規格高的的趨勢下,許多手機的規格一直提升,感覺好像有需要這樣的規格才能做些事情,讓民眾覺得划算。
個人使用的心得是,大多數的確因為程式功能越來越強,越人性化,所需的資源越多,所以的確規格需要提升。我想知道的事是,Android本身體質就沒有iOS的好為前提,有沒有可能是在系統程式調教上進行最佳化,使手機可以不需要這麼高檔規格的硬體也能順暢運作?
如果可以切割工作讓多核心一起處理的程式,
他會跑起來像兩倍快.
但是90%的APP都不屬於這類程式.
現在大致上的好處是,
如果有很多service在幕後執行時(例如上網更新資料,撥放音樂,導航定位等)
前景程式比較不會卡卡的.
如果你的cpu速度很快,當然短暫的放下手邊工作去執行背景工作,
可能不會覺得很卡,
不過,這還是得看工作多不多,
如果你背景的工作都清空,只執行跑分程式,
而這個跑分程式只能測試單一核心的執行效能,
你就會發現高時脈的單核心cpu跑分比較較低時脈的雙核心cpu要高.
其實他測出來的是"單一核心的處理效能",而非"總處理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