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山蹦火仔魚法開始作業,在蹦火漁村遊覽,並搭船夜釣,在海上觀賞蹦火漁船作業、近距離欣賞燭台雙嶼、捕捉萬里蟹;可以體驗蹦火文化資產保存推廣的過程。
新北市長朱立倫今天表示,新北市金山區獨具特色的傳統捕魚方式「蹦火仔」值得重視與承傳,希望透過活動與年輕人的參與,一起瞭解與體驗。
這漁法是利用磺石(電石、電土)加水產生乙炔,瞬間點燃火炬,閃閃發光的青鱗魚,受光吸引躍出海面,漁民以叉手網(抄網)趁機捕撈。因點火時產生巨大的「蹦」聲響,因此稱為「蹦火仔」。
「蹦火仔」依目前考究,應起源於原住民時期,起初是由4到5人搭乘竹筏或木造船,持火把誘捕魚群,早期,此漁法在金山當地俗稱「桸子船」,演變至今,一艘船上通常7到8人一組,各司其職。目前僅存金山磺港漁港的4艘漁船在作業。
金山的磺港漁港在早期即得金山八景之一「磺港漁火」的美名,青鱗魚海跳躍漆黑夜裡,金山漁船磺火照亮夜空,壯觀的萬魚群躍海面,是最有生命力的自然奇觀。這樣的珍貴傳統畫面,曾榮獲國家地理雜誌攝影賽入選。
新北市府民俗及有關文物審議委員會,審議通過「民俗及有關文物」登錄案,由金山區漁會保存。文化局表示,磺火捕魚代代相傳,反映先民的生活智慧,近年來仍有漁船持續以此技術魚撈,難能可貴。
市府農業局漁業及漁港事業管理處表示,「蹦火仔」對環境的干擾較低,屬於較友善的漁法,也展現環境保護、促進綠色消費、發展永續漁業理念。但隨著漁業技術的發達、漁村人口老化凋零,這種純手工作業、耗費勞力的捕漁工法,漸漸式微。
北海岸蹦火仔漁業主要的漁期在夏秋間,早期固定自農曆3月23日「媽祖生」當天作業,至8月中秋或白露為止,現今大都在農曆4月後出海,至白露結束。
捕魚作業大多在石門的草里,金山的跳石海岸、中角海灣,或至萬里的龜吼。旅遊業者也推出磺港漁村在地漁業人文體驗1日遊,文史工作者郭慶霖也將帶領遊客體驗。市長朱立倫出席並推薦,希望保存傳統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