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們眼中,一支手機長得“醜”,無外乎就是指它們長得千篇一律,圓角矩形大直板,要麼就是機身背面有一些奇奇怪怪的設計,怎麼看怎麼覺得别扭。做個漂漂亮亮的手機怎麼就這麼難?這裏面原因是多方面的。
技術上限制不少
有些手機不是自己真的願意做得那麼醜,而是在技術限制的面前不得已才那麼做的。這裏有一個非常非常典型的例子:iPhone 6。首先是放蕩不羈的信號線,它是金屬機身的副產品。金属材質存在眾所周知的信號問題,如果不將信號線加以分隔,手機就會把信號接地,iPhone 4的信號門也就是那麼個意思。
再有就是那個火疖子一般的鏡頭。為了追求輕薄,很多手機都盡可能地减少機身厚度,在這樣的情况下,有些部件就被遠遠地甩在了上個世纪,這裏面包括3.5mm耳機接孔、相機鏡頭模组和Micro USB接口等。裝不下了怎麼辦?那就凸出吧。所以很多手機都是這多一塊、那加一坨,整體也就很難稱得上美觀了。
簡單更易被大眾接受
產品設計也是一門複雜的工程。當然,不管是設計師還是用户都希望一款產品能更漂亮,但人與人之間對“漂亮”的定義却大相逕庭。有人覺得HTC One很耐看,有人却覺得三段式設計割裂感太强;有人覺得索尼Z3雙鏡面很唯美,有人却覺得有棱有角太矯情;有人覺得Smartisan T1很美觀,也有人狂噴那三個物理按键。美永遠是存在爭議的,它能够取悦的大部分情况下也只是一部分人。
那怎麼辧呢?手機出貨量指標在那擺着,總不能做個小眾產品吧?大部分廠商想到的方法都出奇的一致,那就是簡單化:减少不必要的設計,盡可能多地回避審美爭議。因此,我們可以看到目前市面上有很多追求簡约設計的手機,這些往往會被消費者普遍接受。
當然,有些手機不願為了用户的接受度做非常大的妥協,採用了非常獨特的設計,這樣的產品往往會成為一個時代的經典,但在銷量表現上却往往没有造型簡單的手機賣得好。
品牌基因和產品定位
再換到另外一個角度,就算有一種美是公認的,廠商真的能駕馭得好嗎?同樣是雙鏡面設計,有iPhone 4、索尼Z系列這樣做得能稱得上“美”的,也有某些廠商做出來非常的“濃重金属”,不大氣。這就涉及到一個廠商“產品基因”的問題了。(註:與其說是基因,倒不如說是企業文化)
同樣做手機,有人重視性價比(應說是C/P值,或價格/價值比),有人重視系統生態,還有人重視“規格”。而也只是寥寥幾家公司把美觀真正放在第一位。這裏面最有代表性的是索尼(註:我加的HTC)。在索尼對的理解中,一款產品要想吸引人,首先就要具備出色的外觀。因此,索尼擁有雄厚的設計團隊,同時能够在每一款產品的設計上保持高水準。但有些廠商却不是,追了好幾年的實用性和性價比,没有什麼審美上的經驗,做出樣子奇奇怪怪的手機來也就一點都不奇怪了,畢竟人家不是靠這個來吸引用户的。
也有盲目追随的成分
就算技術没障碍、設計師逼格高了,廠商做出來一個被普遍定義為為“美”的手機,也肯定有很多人要持否定意見,這說到底還是人和人之間對美的定義有所不同。
需要注意的是,由於長期以來西方文化對大陸(包含台灣人)人影響深厚,我們對美的定義也不可避免地被西化。老美性格直接,產品設計也是非常簡單,事實上我們對這樣的設計也非常的認同,所以更多的人還是喜歡簡單的產品,這說到底還是我們自己文化力不够强造成的。在這樣的大趨勢下,一大波手機廠商開始往簡單了做,這裏面有做得比較好的(如小米、魅族等),也有做得非常山寨的,活脱一個大板磚。甚至可以斷言,即使大部分人吐槽iPhone 6醜,它也依然會有一大波追随者。事實上,追随者已經出現了,大家翻翻這兩天的新聞就知道了……
就因為這樣或那樣的原因,手機上真正“美”的設計就這樣被無情打滅了。漂亮是感性的,但銷量和用户認同度却是理性和冷酷的。迫于生存,越來越少的廠商會零妥協地來做產品設計,把簡單和同化當做潮流,很多人看不慣現在手機的設計也就很值得理解了,這也算是東方文化弱勢的一個小小的體現吧。
以上資料來自做個漂亮的手機,怎麼這麼難
現今的智慧型手機,在外觀上能夠比較有自己的堅持的除了HTC與SONY之外,大概也沒有幾家稱得上漂亮,我希望它們能夠堅持自己的理想及美學,繼續提供消費者驚豔的產品,雖然這很難,但我們會支持你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