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濟橋是我這次玩潮州門票最貴的要價20元人民幣.
潮州居民在古時候是依"韓江"而居,所以此橋是建立在韓江之上.
廣濟橋,始建於南宋乾道七年(公元1171年),初為浮橋,由浮船連結而成,初名康濟橋。後自兩岸向江心逐墩修築,至紹定元年(公元1228年),建成23墩。
明宣德十年(公元1435年),潮州知府王源主持大橋重修,於橋上修築樓閣12座,橋屋126間,並統一名稱為廣濟橋。正德八年(公元1513年),知府譚倫增建一墩;嘉靖九年,減船六隻,形成目前十八梭船廿四洲風格。
清雍正二年(公元1724年),時任知府張自謙再修,並鑄鉎牛二隻,分置西橋第八墩和東橋第十二墩,意在「鎮橋御水」。道光二十二年(公元1842年)洪水,東墩鉎牛墜入江中。有此民謠道:「潮州湘橋好風流,十八梭船廿四洲,廿四樓台廿四樣,二隻鉎牛一隻溜」。橋全長約520米,現存古橋墩21座,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1958年,當地政府對大橋做了全面的修理與加固。2003年至2007年,對廣濟橋按照最輝煌時期的明代進行了修復,恢復了「十八梭船」的啟閉式浮橋,修復了橋上的12座樓閣和18座亭屋,並加上匾額與對聯,定位為旅遊觀光步行橋。橋全長約520米,現存古橋墩21座,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size=15.008px]廣濟橋,俗稱湘子橋,位於廣東省潮州市東門外,為古代閩粵交通要道。與趙縣趙州橋、惠安縣洛陽橋及北京蘆溝橋並稱「中國四大古橋」,集拱橋、樑橋及浮橋於一體,為中國第一座啟閉式浮橋。
[size=15.008px]以上文字出自維基百科.
[size=15.008px]
[size=15.008px]買票後在入口處側拍,很長的一條橋. [size=15.008px]
[size=15.008px]橋上滿滿的樓閣. [size=15.008px]
[size=15.008px]難得一見的設計,橋中間是依船架構的....船可以駛離,聽說主要用於防禦. [size=15.008px]
[size=15.008px]整座橋我感覺是整新過的,所以對我沒多大吸引力. [size=15.008px]
[size=15.008px]廣濟橋正對面是一座古城門,城門也稱廣濟門. [size=15.008px]我沒上去參觀,可以看看歷史介紹. [size=15.008px]明洪武三年(1370年),俞良輔重修潮州城牆建立廣濟門城樓。清咸豐年間,被改為吳公祠。民國20年(1931年)二月大修過,部分木構架被改用鋼筋混凝土結構。1949年後,當局撥出專款對廣濟門城樓進行維修加固。最近一次大修是在2004年,依據清代《潮州古城圖》按明朝的結構形式進行整修。 [size=15.008px]
[size=15.008px]廣濟門城樓三層高18.85米,玻璃瓦紅彤壁,朱柱格子窗,為重檐歇山頂仿宮殿式建築,建築面積1192.72平方米。其中底層面31.5米寬,19.55米縱深,4.25米高。二層27.9米寬、15.4米縱深、4米高;三層25.8米寬、11.7米縱深、6米高。第三層還有一鑄於南宋紹興四年(1134年)的巨型銅鐘,原來置放在馬王廟,後來該廟荒廢,於是改放到廣濟門城樓三樓。而沿廣濟門城樓南北兩側,是2000多米長的古城牆以及竹木門、上水門、下水門3座古城樓。 [size=15.008px]
[size=15.008px]廣濟門城樓一到三樓都有匾額柱聯。其中一樓有劉炳森題寫的匾額「嶺東首邑」以及陳景舒書寫的柱聯「城抱江如帶,天垂嶂列屏」;二樓有饒宗頤書寫的匾額「東為萬春」及柱聯「萬峰當戶立,一水接天來」;三樓有肖嫻題寫的匾額「廣濟樓」與盧瑞華書寫的柱聯「得山水清氣,極古橋秀風」。 [size=15.008px]以上文字出自維基百科. [size=15.008px]
[size=15.008px]同樣潮州很有名的牌樓街,整條路滿滿的牌樓. [size=15.008px]一樣是很新,所以我只站在中間路口前後拍了一張. [size=15.008px]
[size=15.008px]真是有夠多,當然每個牌樓都是有故事性. [size=15.008px]
本文章最後由( 校長 )於 2018-6-5 09:58 編輯
|